哥:
在網路上看到一位來台灣交換學生的大陸青年,在回大陸後寫出他對簡化了的漢字的感觸:
簡化的:
亲 親卻不見,
爱 愛而無心,
产 產卻不生,
厂 厰內空空,
面 麵內無麥,
运 運卻無車,
导 導而無道,
儿 兒卻無首,
飞 飛卻單翼,
云 有雲無雨,
开 開関無門,
乡 鄉裡無郎。
保存的:
魔 仍是魔,
鬼 還是鬼,
偷 還是偷,
騙 還是騙,
貪 還是貪,
毒 還是毒,
黑 還是黑,
賭 還是賭,
賊 仍是賊。
全文到此為止。
我想加的是:
現在簡體用的
吃喝嫖賭抽,坑矇拐騙偷
依然是繁體的
吃喝嫖賭抽,坑矇拐騙偷
不論任何年代、國家、及政黨對這種腐敗的現象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。習近平在第20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講話感悟中說過:「... 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五載,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多元文化的衝擊與碰撞,社會意識形態由此發生著了前所未有的變化,不斷挑戰已有的信仰、道德、法律的底線,腐敗現象開始蔓延並長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,...」
如單就「字」來講,簡體字或繁體字,都是中國字,人們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隨筆揮灑,就如同正楷和草書一樣,這是世界上沒有其他任何文字可以相媲美的。
弟 某 2015-03-31
【正楷】字體名。也稱「正書」、「真書」、「楷書」。由隸書過渡而來,始於東漢末年,魏晉南北朝時趨於成熟,唐代達到巔峰,迄今通行全國。形體方正,筆劃平直,可作為楷模,故稱。
【草書】字體名。為書寫簡便快速而產生的書體。分章草和今草兩大類。章草是隸書的草寫,字形扁平有波筆,字字分離,相傳因西漢史遊作《急就章》而得名。今草由正楷的草化與章草的省改發展而來,上下筆勢常相連,偏旁常互借,相傳始于東漢張芝。唐代張旭、懷素將今草寫得更放縱,成為狂草。